梦华

勾栏瓦舍论庙堂

  • 勾栏:本义是曲折的栏杆,代指为瓦舍里设置的演出棚。大的瓦舍有十几座勾栏。
  • 瓦舍:取自“来时瓦合,去时瓦解”,简易的瓦房,可以容纳的人数极多,并可进行歌舞、弹唱、戏剧等娱乐表演。

  • 庙堂:太庙的明堂,帝王祭祀、议事的地方。此处指朝廷。

北宋前中期有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由于北宋社会比较宽松,民间艺术演出场所经常会对朝廷政治有所评论。

矾楼梁园观熙攘

矾楼:原名白矾楼,位于宋都开封御街北端,七十二家酒楼之首。

宋·刘子翬:“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矾楼。”

坐在矾楼上,可以看到京城到处人流如织,熙熙攘攘。形容北宋都城开封的繁华。

一隅江山 与谁共执掌

  • 一隅:本指四方形的一角,引申指一个角落或狭小地区。此处讽刺北宋疆域太小只配用一隅来形容。

宋神宗欲变法,文彦博反对变法进言:“祖宗法制具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宋神宗曰:“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所不便?”。文彦博道:“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

此节描述北宋前中期繁华的市井生活,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琼林玉殿筑藩墙

  • 琼林:琼林宴。北宋殿试后新科进士举行的宴会。此处指北宋以文制武,边境对外战争屡屡战败。
  • 玉殿:宫殿。
  • 琼林玉殿:宋徽宗·赵佶《眼儿媚·玉京曾忆昔繁华》:“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管,吹彻梅花。”
  • 藩墙:篱落,垣墙。此处指边境。

鉴于五代武夫当国的局面,北宋开启了以文制武,通过 “将从中御” 、“兵将分离”等制度和办法,以束缚武将才能,降低武将的地位和素质,削弱其指挥权限和主动性、灵活性,牺牲军事效能为代价,达到消除了武将作乱的可能性。然外战屡屡失败,终致宋朝二度亡于外敌。

边境是用琼林玉殿筑就,不堪一击。指北宋的繁华太脆弱,禁不住墙外的刀兵。

讽刺的是《眼儿媚·玉京曾忆昔繁华》为亡国之君宋徽宗作为俘虏在北地胡沙所作。

宝马雕车驰八方

宝马雕车: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宝马雕车香满路。”

驶向四面八方的是宝马雕车,而非金戈铁马,和上句一样指北宋的繁华太脆弱,不堪一击。

盛景如常 何日说靖康

  • 靖康:1127年靖康之变,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和宗室、贵卿、朝臣等三千多人被俘虏到金国,同时还有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数千人,携文籍舆图、宝器法物,百姓男女不下十万人。北宋灭亡。

繁华盛景只道是寻常,奈何转眼靖康陷胡尘。

此节描述北宋后期宋徽宗穷奢风流,武备不修,最后导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州桥南北 放眼 朱门对歌楼

  • 州桥:天汉桥,开封汴河上的一座古桥梁,闹市中心,连接皇宫和南城门的南北御道与横贯城市的汴河交汇处的水陆交通枢纽。宋代·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 朱门:贵族大门刷朱红色的漆,此处指皇宫

宋徽宗常微服游幸歌楼舞馆,如著名歌妓李师师,徽宗常过夜不理次日朝政。

暖宵 如昼 能得几宿

歌楼中温香软玉夜夜笙歌暖宵如昼,还剩几宿?讽刺宋徽宗声色犬马朝政日蹙,最终沦为亡国之君俘虏到北地。

春风又绿 江南 明月还依旧

  • 春风又绿江: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云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指宋高宗赵构在江南临安(今杭州)重建宋廷,史称南宋。然而依然和北宋一样无心无力北伐收复故土。

问谁 在重重青山外 长候

重重青山之外,谁在长候?

燕云十六州重重青山外的百姓一直长候,然而要等到四百年后才被明太祖朱元璋收复。签订了澶渊之盟的北宋已经放弃了燕云十六州的土地和百姓。

兴灵、河湟、河西甚至西域、辽东、漠南也都在重重青山外长候。

汉唐故土 登高志难酬 胡虏据金瓯

  • 胡虏: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此处主要指辽国和西夏
  • 金瓯:黄金盆盂,比喻疆土。此处指中原。

从高处看汉唐故土、燕云十六州、河套西套地区却被辽国和西夏占据,想要收复却壮志难酬。更远处的汉唐故土还有河西走廊、西域、辽东、漠南等。

望不断 无定河边骨 征夫尽白头

  • 无定河:位于今天陕西北部。
  • 无定河边骨:唐·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 征夫尽白头:宋·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北宋和西夏的战争持续上百年,北宋败多胜少,作为战场的陕北无定河边尸骨遍地,役夫头白了依旧在戍守边疆不能归乡。

感叹两宋以文制武导致对外作战败绩连连,士兵埋骨他乡,役夫戍守白头。

节描述宋徽宗沉湎歌楼不修朝政亡国,南渡的宋高宗也无心收复中原,感叹这金銮殿下是无数士兵役夫百姓的血泪。

勾栏瓦舍论庙堂

见前述。

矾楼梁园观熙攘

见前述。

一隅江山 共谁来执掌

见前述。

汴水东逝日夜忙

  • 汴水:汴河,北宋都城开封在汴河边上,也称汴京。

汴河日夜向东流,江南的财富物资日夜靠着汴河运往东京。

书生西走意慨慷

  • 书生:指张元
  • 慨慷:情绪激昂

书生张元在北宋殿试时被黜落(一说累试不第),自视才能难以施展,遂叛宋投夏。公元1041年,张元作为军师辅助西夏王李元昊在好水川大败宋军,题诗:“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

张元叛宋投夏让北宋在1057年改革科举制中殿试,对于殿试成绩不好的也会授以“同进士出身”防止文人叛逃为敌所用。

落日河梁 挽弓射天狼

  • 河梁:河:黄河;梁:开封在战国时期为魏国的大梁城。
  • 落日河梁:指走下坡路即将落日灭亡的北宋王朝
  • 天狼:天狼星。从地球上看,天狼星位于西北方向。在古代,天狼星被认为预示着边疆的安危,古人认为这颗星的明暗变化意味着异族的入侵。苏东坡《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此处天狼指西夏。

自1038年北宋的藩属党项政权首领李元昊脱宋自立,北宋与西夏进行了近百年的战争,北宋败多胜少。宋夏战争消耗了北宋国力,加上宋徽宗在位期间穷奢极欲,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都城东京被金军破,北宋灭亡。

此节描述北宋与西夏的恩怨。

笙箫流连 催唤 妙笔织锦绣

  • 笙箫流连:指宋徽宗喜声色犬马,常微服游幸歌楼舞馆,如著名歌妓李师师。
  • 妙笔织锦绣:宋徽宗在书画上的艺术造诣很高

宋徽宗声色犬马,诗词字画无一不精。

字字 险劲 穷奢风流

  • 字字险劲:宋徽宗赵佶在书法造诣极高,创“瘦金体”,以险劲

宋徽宗穷奢极欲,在南方采办“花石纲”,在汴京修建“艮岳”。民怨沸腾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良相贤臣 踟踌 旧词添新愁

  • 良相贤臣:北宋名相众多,如赵普、吕蒙正、吕端、文彦博、寇准、王安石、范仲淹等
  • 踟踌:犹豫不决

北宋良相贤臣众多,在振兴宋朝变法上犹豫不决莫衷一是,所作的诗词中忧心朝堂愁绪甚多,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王安石罢相后:“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 1143年范仲淹庆历新政,1145年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排除出朝堂,改革废止新政失败。
  • 1169年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变法,王安石、章惇、曾布等新党与司马光、韩维、文彦博、欧阳修、富弼、韩琦、范镇、苏轼等旧党对立严重。

犹恨 这中原帝王州 太瘦

  • 帝王州:帝王居住的地方。亦用指京都。

恨北宋领土疆域太小,瘦弱单薄,北方胡人骑兵一个突袭,就能杀到汴京城下。北宋正是被金兵突袭,不到一年半被灭亡。

天家闲游 好梦盼长久 何曾识荒谬

  • 天家:帝王家,此处指宋徽宗
  • 闲游:悠闲地游玩

宋徽宗终日声色犬马,穷奢极欲,盼这美梦能长久不醒,真是荒谬。

却奈何 倾国作牙筹 不醉不罢休

  • 牙筹:象牙或骨、角制的计数算筹,用于宴会行酒令。

将整个家国当作牙筹酒令,终日醉生梦死,终致家国倾覆,宗庙毁弃。

此节描述宋徽宗穷奢极欲,最终沦为亡国之君,被俘虏到北地胡尘。

金明泛波鼓角响

  • 金明:金明池,北宋时期著名的皇家园林,位于东京汴梁(今开封)城外。池中可通大船,战时为水军演练场。
  • 鼓角响:水军演练,也指战争很容易就到国都城下。

失去燕云十六州作屏障,北方胡人的军队很容易到达都城东京城的皇家园林。

花石烂朽颂无疆

  • 花石:花石纲,“纲”意指一个运输团队,往往是十艘船称一“纲”。所谓的花石,包罗万象,指的时奇花异木、怪石古玩、动物制品、书画、金银、刺绣、雕刻、绸缎等等,是专门供皇帝享用的。宋徽宗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起,持续时间长达十余年。
  • 颂无疆:歌颂万寿无疆,指生辰纲,官吏为太师蔡京祝寿所设。

《水浒传》中青面兽杨志就是因为丢失花石纲和生辰纲而被逼上梁山。

宋徽宗穷奢极欲,民怨沸腾,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如梁山、方腊起义,北宋一朝160年里有200多起农民起义。

千秋文章 能同几人赏

宋徽宗精于书法、绘画、诗词文章。所作诗文虽然流传千秋,作为俘虏到北地胡尘又有几人能同赏,后世又有几人愿赏。

  • 宋徽宗·赵佶《在北题壁》:“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
  • 宋徽宗·赵佶《题燕山僧寺壁》:“九叶鸿基一旦休,猖狂不听直臣谋。甘心万里为降虏,故国悲凉玉殿秋。”。
  • 宋徽宗·赵佶《眼儿媚·玉京曾忆昔繁华》:“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管,吹彻梅花。”
  • 宋徽宗·赵佶《燕山亭 北行见杏花》:“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此节描述宋徽宗如何穷奢极欲,皇家园林、花石纲、生辰纲,精于书法、绘画、诗词文章,最终和李煜一样成为亡国之君。

琼林玉殿筑藩墙

见前述。

宝马雕车驰八方

见前述。

盛景如常 何日说靖康

见前述。

暮来朝往 千舟过大梁 十里彩旗招扬

  • 大梁:北宋都城东京在战国时期名称为魏国的大梁城。
  • 彩旗:店铺的招牌、招幌,写在布上挂于店前高处便于招徕顾客。十里彩旗形容商业繁华,招幌如彩旗随风招扬。

一年又一年,北宋一百多年,东京城车水马龙彩旗招扬,汴河上千舟。

形容北宋的繁华,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上可以体现。《清明上河图》部分如下:

人物阜繁 酌酒高歌唱 是谁大梦一晌

  • 人物阜繁: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正当辇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
  • 酌酒:斟酒、喝酒。

辇毂繁华的开封顷刻间烟消灰灭,宗庙毁废。旧日繁华盛景是谁大梦一晌?是再次衣冠南渡的臣民大梦一晌,是掳掠到北方的徽钦二帝宗室卿臣三千的大梦一晌。更是宋徽宗赵佶陷北地胡尘的大梦一晌。

此节据《清明上河图》和《东京梦华录》描述北宋的繁华,汴河千船争流、市井店铺十里招幌、人口众多社会繁荣,感叹北宋繁华若无武力保护,最终付之一炬,恍如大梦一晌。

勾栏瓦舍论庙堂

见前述

矾楼梁园观熙攘

见前述

灯火泱泱 万世谁流芳

  • 泱泱:水流的声音大,形容深广的样子。此处形容北宋的繁华到处都是市民灯火。
  • 流芳:流传美好名誉。出自三国魏·曹植《洛神赋》:“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北宋灯火泱泱繁华盛景终不能万世流芳。

汴水东逝日夜忙

见前述

书生西走意慨慷

见前述

拏云逐浪 只手赊天光

  • 拏云:凌云
  • 天光:日光,比喻君主。宋·苏舜钦 《答杜公书》:“况今主上好谏乐善,丈人日对天光,故未可与彼同年而语。”

一个书生张元在西夏就能一只手击碎北宋君王的好梦。讽刺北宋治下非无能人,而是北宋皇帝不会用人。

表达倘若我若为北宋一书生,定夺皇帝大权,改革制度,收复汉唐故土,重铸汉唐雄风。

关于宋朝的穿越小说,《赘婿》、《终宋》、《灭宋》杀宋帝,其他如《‌宰执天下》大多架空宋帝改革制度收复汉唐故土。

随想

标题《梦华》摘自《东京梦华录》,原出处为《列子》: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后遂以“梦华”等谓追思往事恍如梦境。《东京梦华录》为靖康之变后一位南渡的贵族孟元老记述北宋都城开封的范围到皇宫建筑,从官署的处所到城内的街坊,从饮食起居到岁时节令,从歌舞曲艺到婚丧习俗,几乎无所不包,感受宋代发达的经济和繁荣的城市生活。

鉴于五代十国时武夫当国频繁政变夺位,赵匡胤黄袍加身后杯酒释兵权权,上以文制武兵将分离等制度,虽然限制住了武将造反夺位的可能,也降低了军队的战斗力。宋朝的名将狄青、杨家将、岳飞等被皇帝搞得下场都很悲惨,对比汉朝卫青霍去病。最终既不能收复燕云十六州、河湟,还让党项人在兴灵建立西夏。

北宋和西夏进行了近百年战争,败多胜少,内部穷奢极欲民怨沸腾,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北宋联金灭辽时被金军看出宋军的虚弱,金军长驱直入攻破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及宗室卿臣三千工匠数千百姓十万,北宋灭亡,旧日繁华付之一炬。

总体而言,北宋是一个文化科技发达的王朝,哲学、伦理、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医学、工艺等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四大发明”中的印刷术在北宋发明,火药、印刷术在北宋大规模应用。公元十一世纪中东阿拉伯地区被塞尔柱突厥人入侵沦为奴隶,拜占庭帝国也被重创衰落,政教之争下农奴制欧洲各国开始了多次十字军东征。北宋宽容文明的社会风气,繁华的市井生活是当时世界文明的灯塔,千年后依然令人神往,其突然的灭亡也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