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前中期有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由于北宋社会比较宽松,民间艺术演出场所经常会对朝廷政治有所评论。
矾楼:原名白矾楼,位于宋都开封御街北端,七十二家酒楼之首。
宋·刘子翬:“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矾楼。”
坐在矾楼上,可以看到京城到处人流如织,熙熙攘攘。形容北宋都城开封的繁华。
宋神宗欲变法,文彦博反对变法进言:“祖宗法制具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宋神宗曰:“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所不便?”。文彦博道:“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
此节描述北宋前中期繁华的市井生活,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鉴于五代武夫当国的局面,北宋开启了以文制武,通过 “将从中御” 、“兵将分离”等制度和办法,以束缚武将才能,降低武将的地位和素质,削弱其指挥权限和主动性、灵活性,牺牲军事效能为代价,达到消除了武将作乱的可能性。然外战屡屡失败,终致宋朝二度亡于外敌。
边境是用琼林玉殿筑就,不堪一击。指北宋的繁华太脆弱,禁不住墙外的刀兵。
讽刺的是《眼儿媚·玉京曾忆昔繁华》为亡国之君宋徽宗作为俘虏在北地胡沙所作。
宝马雕车: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宝马雕车香满路。”
驶向四面八方的是宝马雕车,而非金戈铁马,和上句一样指北宋的繁华太脆弱,不堪一击。
繁华盛景只道是寻常,奈何转眼靖康陷胡尘。
此节描述北宋后期宋徽宗穷奢风流,武备不修,最后导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宋徽宗常微服游幸歌楼舞馆,如著名歌妓李师师,徽宗常过夜不理次日朝政。
歌楼中温香软玉夜夜笙歌暖宵如昼,还剩几宿?讽刺宋徽宗声色犬马朝政日蹙,最终沦为亡国之君俘虏到北地。
指宋高宗赵构在江南临安(今杭州)重建宋廷,史称南宋。然而依然和北宋一样无心无力北伐收复故土。
重重青山之外,谁在长候?
燕云十六州重重青山外的百姓一直长候,然而要等到四百年后才被明太祖朱元璋收复。签订了澶渊之盟的北宋已经放弃了燕云十六州的土地和百姓。
兴灵、河湟、河西甚至西域、辽东、漠南也都在重重青山外长候。
从高处看汉唐故土、燕云十六州、河套西套地区却被辽国和西夏占据,想要收复却壮志难酬。更远处的汉唐故土还有河西走廊、西域、辽东、漠南等。
北宋和西夏的战争持续上百年,北宋败多胜少,作为战场的陕北无定河边尸骨遍地,役夫头白了依旧在戍守边疆不能归乡。
感叹两宋以文制武导致对外作战败绩连连,士兵埋骨他乡,役夫戍守白头。
节描述宋徽宗沉湎歌楼不修朝政亡国,南渡的宋高宗也无心收复中原,感叹这金銮殿下是无数士兵役夫百姓的血泪。
见前述。
见前述。
见前述。
汴河日夜向东流,江南的财富物资日夜靠着汴河运往东京。
书生张元在北宋殿试时被黜落(一说累试不第),自视才能难以施展,遂叛宋投夏。公元1041年,张元作为军师辅助西夏王李元昊在好水川大败宋军,题诗:“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
张元叛宋投夏让北宋在1057年改革科举制中殿试,对于殿试成绩不好的也会授以“同进士出身”防止文人叛逃为敌所用。
自1038年北宋的藩属党项政权首领李元昊脱宋自立,北宋与西夏进行了近百年的战争,北宋败多胜少。宋夏战争消耗了北宋国力,加上宋徽宗在位期间穷奢极欲,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都城东京被金军破,北宋灭亡。
此节描述北宋与西夏的恩怨。
宋徽宗声色犬马,诗词字画无一不精。
宋徽宗穷奢极欲,在南方采办“花石纲”,在汴京修建“艮岳”。民怨沸腾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北宋良相贤臣众多,在振兴宋朝变法上犹豫不决莫衷一是,所作的诗词中忧心朝堂愁绪甚多,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王安石罢相后:“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恨北宋领土疆域太小,瘦弱单薄,北方胡人骑兵一个突袭,就能杀到汴京城下。北宋正是被金兵突袭,不到一年半被灭亡。
宋徽宗终日声色犬马,穷奢极欲,盼这美梦能长久不醒,真是荒谬。
将整个家国当作牙筹酒令,终日醉生梦死,终致家国倾覆,宗庙毁弃。
此节描述宋徽宗穷奢极欲,最终沦为亡国之君,被俘虏到北地胡尘。
失去燕云十六州作屏障,北方胡人的军队很容易到达都城东京城的皇家园林。
《水浒传》中青面兽杨志就是因为丢失花石纲和生辰纲而被逼上梁山。
宋徽宗穷奢极欲,民怨沸腾,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如梁山、方腊起义,北宋一朝160年里有200多起农民起义。
宋徽宗精于书法、绘画、诗词文章。所作诗文虽然流传千秋,作为俘虏到北地胡尘又有几人能同赏,后世又有几人愿赏。
此节描述宋徽宗如何穷奢极欲,皇家园林、花石纲、生辰纲,精于书法、绘画、诗词文章,最终和李煜一样成为亡国之君。
见前述。
见前述。
见前述。
一年又一年,北宋一百多年,东京城车水马龙彩旗招扬,汴河上千舟。
形容北宋的繁华,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上可以体现。《清明上河图》部分如下:
辇毂繁华的开封顷刻间烟消灰灭,宗庙毁废。旧日繁华盛景是谁大梦一晌?是再次衣冠南渡的臣民大梦一晌,是掳掠到北方的徽钦二帝宗室卿臣三千的大梦一晌。更是宋徽宗赵佶陷北地胡尘的大梦一晌。
此节据《清明上河图》和《东京梦华录》描述北宋的繁华,汴河千船争流、市井店铺十里招幌、人口众多社会繁荣,感叹北宋繁华若无武力保护,最终付之一炬,恍如大梦一晌。
见前述
见前述
北宋灯火泱泱繁华盛景终不能万世流芳。
见前述
见前述
一个书生张元在西夏就能一只手击碎北宋君王的好梦。讽刺北宋治下非无能人,而是北宋皇帝不会用人。
表达倘若我若为北宋一书生,定夺皇帝大权,改革制度,收复汉唐故土,重铸汉唐雄风。
关于宋朝的穿越小说,《赘婿》、《终宋》、《灭宋》杀宋帝,其他如《宰执天下》大多架空宋帝改革制度收复汉唐故土。
标题《梦华》摘自《东京梦华录》,原出处为《列子》: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后遂以“梦华”等谓追思往事恍如梦境。《东京梦华录》为靖康之变后一位南渡的贵族孟元老记述北宋都城开封的范围到皇宫建筑,从官署的处所到城内的街坊,从饮食起居到岁时节令,从歌舞曲艺到婚丧习俗,几乎无所不包,感受宋代发达的经济和繁荣的城市生活。
鉴于五代十国时武夫当国频繁政变夺位,赵匡胤黄袍加身后杯酒释兵权权,上以文制武兵将分离等制度,虽然限制住了武将造反夺位的可能,也降低了军队的战斗力。宋朝的名将狄青、杨家将、岳飞等被皇帝搞得下场都很悲惨,对比汉朝卫青霍去病。最终既不能收复燕云十六州、河湟,还让党项人在兴灵建立西夏。
北宋和西夏进行了近百年战争,败多胜少,内部穷奢极欲民怨沸腾,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北宋联金灭辽时被金军看出宋军的虚弱,金军长驱直入攻破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及宗室卿臣三千工匠数千百姓十万,北宋灭亡,旧日繁华付之一炬。
总体而言,北宋是一个文化科技发达的王朝,哲学、伦理、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医学、工艺等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四大发明”中的印刷术在北宋发明,火药、印刷术在北宋大规模应用。公元十一世纪中东阿拉伯地区被塞尔柱突厥人入侵沦为奴隶,拜占庭帝国也被重创衰落,政教之争下农奴制欧洲各国开始了多次十字军东征。北宋宽容文明的社会风气,繁华的市井生活是当时世界文明的灯塔,千年后依然令人神往,其突然的灭亡也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