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中华大地,只有零星的战争烽火。
天角:天的角落处 天光:天空的日光
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开启的乱世,到公元589年隋灭陈,中华大地四百多年的黑暗乱世终于结束了。
东京洛阳营建过程:
神州:中国古代的一个地理区划概念。《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名曰赤县神州。
杨坚妻子为独孤伽罗,独孤伽罗为北周大司马独孤信的女儿。杨坚恪守一夫一妻,和独孤伽罗共享皇权,。
公元602年,独孤伽罗去世,杨坚大肆纳妾。604年,杨坚病重,据传为杨广毒杀。杨广随后赐死哥哥杨勇。
大业十一年(615年),方士安伽拖上一封密奏,说“李氏当为天子”,并建议“劝尽诛海内凡李姓者”。隋炀帝下令诛杀李浑、李敏等三十余人李姓大臣。此种情形下,李渊与隋炀帝离心离德,618年李渊代隋立唐。
通波:唐·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攘攘:熙熙攘攘,纷乱拥挤。形容大运河繁忙拥挤的样子。
大业元年至六年(605年至610年),隋炀帝动用百万百姓,疏浚贯通之前王朝开凿留下的河道,修成了隋唐大运河。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运漕商旅,往来不绝”。
黄河由于泥沙多自洛阳以东为地上河,所以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从洛阳的视角来看,从江南过来的船称为南来,去涿郡(今北京)的船称为北往。
隋炀帝下令龙舟、楼船等各种船数万艘,用于数次巡游江都(今扬州)。龙舟四重,高四十到五十尺,长二百尺,上重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间两重有房一百二十间,都用金玉装饰,下重为内侍居处。
大业十二年(616年)七月,杨广从洛阳去江都。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杨广被缢弑于江都。
隋炀帝骄奢淫逸好大喜功时,却不知道最终导致隋朝灭亡,杨家亡,李家兴。
大业二年(606年)正月,各国的君主或酋长们不远千里,陆续抵达东都洛阳朝拜隋炀帝,为我国历史上首次万国来朝。东都洛阳的宫殿为紫薇宫。
大业十四年(618年),身在江都的杨广见天下大乱,心灰意冷,无心回北方,预感末日将到,每日酒色取乐,十二年前万国来朝恍如大梦一晌。
泱泱:形容大运河宽广。
公元618年,隋炀帝杨广死于江都,大运河江南的中心。
大运河罪在当代,利在千秋,今天中国依然受惠于京杭大运河,然当时修大运河时役夫死伤无数。对大运河是贬损还是颂扬一言难尽。
功劳或罪过不过是隋炀帝最后将江山在手中翻覆灭亡。
史书上很多人虽然称为英雄,却声名不显。
大功大过的隋炀帝和这些声名不显的英雄对比,谁又更加圣明,很难说清楚。
隋末天下大乱,以关陇贵族为主角,杨坚、李渊均属于关陇贵族。关陇贵族集团以关中、陇西为中心,分属于雍州和凉州。
本节描述隋朝特别是隋炀帝,包含万国来朝、大运河、下江南、三征高句丽最后导致隋末天下大乱,最终身死国灭。上承开皇之治,但隋炀帝好大喜功,骄奢淫逸奢侈无度,然其修的大运河过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功是罪难以一言评价。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次次失败,横征暴敛致使天下大乱。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三次均失败,仓皇撤军。
清晨黄沙穿过结霜的铠甲磨砺肌肤。形容西北征战的辛劳,西北边境多风沙。
无疆:没有边际、界限或限制。
长枪所向,所向披靡,无疆域限制。
初唐时灭吐谷浑(627年)、东突厥(630年)、高昌(640年)、薛延陀(646年)、中天竺(648年)、龟兹(648年)、西突厥(657年)、獠人(658年)、契丹(660年)、百济(660年)、铁勒(660年)、倭国(663年)、高句丽(668年)等政权。
唯莽莽:无边无际。出自毛泽东《沁园春·雪》:“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南征北战都找不到可以一战的敌手。
唐朝设立了安西、安北、安东、安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
李世民将秦王破阵乐定为唐军的法定军歌,此后大唐的军人唱着雄壮的秦王破阵乐开始了东征西战。从簌簌寒风的北方草原到瘴气丛生的西南山林,从湿热的中南半岛到黄沙弥漫的西域戈壁,从积雪皑皑的雪域高原到山峦叠嶂的朝鲜半岛到处传唱着秦王破阵乐雄壮的歌声。
公元880年12月,距秦王破阵乐创立后260年,黄巢攻入长安,天子出逃,各节度使作壁上观。黄巢的使者携敕书来到凤翔,监军宦官彭敬柔率将佐肃立迎接宣示效忠,并代凤翔节度使郑畋在敕书上签字。彭敬柔宴请黄巢使者,宴会上响起了秦王破阵乐的音乐,席上将佐掩面而泣。是夜军中将领齐访郑畋立誓为大唐而战。郑畋联络其他节度使共击黄巢。
公元881年3月,黄巢派尚让、王播率五万人进攻凤翔,在龙尾陂(陕西岐山东一处地势较高的土坡)为郑畋所败,两万余人被杀。此后黄巢军每况愈下,最终为大唐所剿灭。
唐朝科举考试发榜之后,有两项仪式让新科进士倍感荣耀,这就是雁塔题名和曲江宴。
隋唐一改汉朝举孝廉、魏晋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采用更为公平的科举考试制度选拔官员制度。
凌烟阁分为三层:最内一层所画为功勋最高的宰辅之臣;中间一层所画为功高王侯之臣;最外一层所画则为其他功臣。
凌烟阁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唐长安城遗址中。
科举制最高能到将军和宰相。
公元622年,唐朝拓展隋朝的科举制,开启以自应考试为特点的科举制度。武则天于长安二年(702年)开设“武举”,选拔有武艺的人。
史载:唐太宗李世民私幸端门,看到新进士们弹冠相庆,缀行而出,不禁喜道“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离别过客从容淡定,因为送别的人是去远方建功立业,哪怕是去万里之外的地方。
初唐时灭吐谷浑(627年)、东突厥(630年)、高昌(640年)、薛延陀(646年)、中天竺(648年)、龟兹(648年)、西突厥(657年)、獠人(658年)、契丹(660年)、百济(660年)、铁勒(660年)、倭国(663年)、高句丽(668年)等政权。
折柳相送,从容淡定,天地恢弘,大有可为。
文风上,初唐时期的诗人作品中质朴刚健、恢弘雄浑,逐渐替代六朝宫体诗纤巧轻浮的淫靡之音。
其中唐太宗李世民现存88首诗词。如李世民《元日》:“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李世民《赐萧瑀》:“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
本节主要讲作为关陇集团之后的唐太宗李世民从隋末天下大乱夺得天下,在位期间武功赫赫,长枪所向无疆。文治方面开科举制替代魏晋九品中正制,逐渐结束了士族世家把持朝政的状况。
伊水:洛阳旁边的河流,今伊河。此处指代武周时期都城在洛阳。
武则天做皇帝时,迁都洛阳。据说洛阳南面的龙门石窟最大的佛像面部以武则天为原型。
神凤:天命神凤,武周王朝受命的颂词。出自陈子昂《大周受命颂》:“天命神凤,降祚我周。” 暂栖:暂时栖息,705年,武周朝武则天退位,江山重归李唐。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群臣进言:“有凤凰从明堂飞入上阳宫,落在左台梧桐树上。”武则天急忙率众观看,凤凰看到武则天后便向东南飞去,身后的朱雀云集朝堂,翩然起舞久久不肯离去。
公元690年,武则天改李唐国号为周,史称武周。公元905年,神龙政变武则天退位。
本节主要讲武则天,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前后掌权四十余年。她的时代,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被认为是走向盛唐的重要环节。她多智略,兼涉文史,颇有诗才。
李世民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赫赫战功。
李世民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与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获得尊号“天可汗”,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了重要基础。
见前述
见前述
见前述
见前述
见前述
见前述
惊鸿:受惊的鸿雁,形容轻灵优美。出自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宛若游龙”。
年号为大业的隋炀帝确实干出了一番大事业,营东都、开运河、万国来朝、三征高句丽,最终天下大乱、身死国灭。
惊鸿主要形容李世民的功绩,不光结束了隋末天下大乱重新统一中国,也攻灭了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建立了各都护府,成为了草原上的“天可汗”。内政方面开科举、建凌烟阁、引导诗风。贞观之治时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下启永徽之治开元盛世,达成了歌词中的“华章太惊鸿“。
而武则天作为中国唯一的女皇帝,在位期间打击门阀、发展科举、整顿吏治。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达成歌词中”余下这一瞥太惊鸿“。
今日中华民族重振汉唐雄风,其中的唐就是指这段政治清明、武功赫赫四夷宾服、科技发达、文化繁荣,经济总量更是超世界其他所有国家总和的时期,旅居世界各地的华人也被称为”唐人“。后世宰相王安石也在《凤凰山》感叹:”愿为五陵轻薄儿,生在贞观开元时。斗鸡走犬过一生,天地安危两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