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曹操功过难评说,曹操在在汉末统一中国北方、唯才是举、屯田水利、
但是曹操也屠城、多疑好杀,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朝廷大权死后曹操儿子曹丕能轻易篡位称帝。
曹操想统一中国,结束东汉末年乱世。曹操是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建安年间的文学首推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建安七子除孔融外其他均投奔曹操。
东汉末年从184年黄巾起义开始,到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36年时间战乱不休,中国人口从5000万减少到1500万。乱世之下,白骨露野,生死潦草。
曹操《蒿里行》: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三国从公元220年到280年,此时曹操已经统一中国北方,曹丕逼汉献帝禅让建立魏,刘备占据四川一带建立蜀汉,孙权占据东南一带建立东吴。
魏蜀吴三国时期依然兵戈不断,史册上记录非常少。
本节主要讲曹操,浊浪滔滔的乱世,基本平定的中国北方,志在九州只剩南方的荆州扬州益州,征伐荆州扬州遭遇赤壁之战,征伐益州在汉中败于刘备。乱世之枭雄功过难评。曹操死于公元220年,同年其子曹丕篡夺皇位结束大汉四百年历史,开启三国时代。
从公元220年曹丕篡位汉献帝,到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灭吴统一中国,历时60年刚好为一甲子六十年。
长江的赤壁之战曹操战败,失去了结束乱世的机会,而后的战乱又产生多少分合聚散。
汉末英雄遗憾未能及早结束乱世,造成东汉末公元184年到公元589年长达四百余年的动乱分裂,西晋统一中国只维持了10年左右的大一统和平时间。
真英雄的话应该会遗憾208年赤壁之战如果由曹操胜利,乱世应会尽早结束。歌词作者认为真正的英雄不以乱世出人头地为荣,应该以结束乱世还天下苍生安宁为目标。
枭杰:枭雄豪杰
尔虞我诈、阴谋诡计、挟天子以令诸侯等各种手段打败各路割据势力,曹操客观上结束战乱避免民众流离失所,他被认为是大丈夫英雄也好、枭雄也好交给后人来评判吧。
本节讲因曹操,在赤壁之战失败,而后开启的三国时代,最后归于司马家晋朝,而后短暂的大一统十年和平就是八王之乱、衣冠南渡、五胡乱华、南北并立。
公元189年,董卓率兵进入洛阳,废汉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独揽朝政。
190年,关东各州郡起兵讨伐董卓。董卓败,强令汉献帝及群臣西行,洛阳城内外人民数百万口被迫西迁长安,走时一把大火烧掉洛阳。
曹操追击撤往长安的董卓,在路上被伏击大败而回。
刘备关羽张飞也参与了关东联军。
公元211年,刘璋为对抗汉中的张鲁,邀刘备带兵入川攻张鲁。
公元212年,曹操攻打孙权,孙权向刘备求救,刘备欲回荆州向刘璋请求增兵一万,刘璋只给了四千。刘璋不再送达文书给刘备,刘备占领涪城(今四川绵阳),双方关系破裂。
公元213年,刘备围雒城(今四川德阳市广汉市)。
公元214年,军师庞统在雒城下被流矢射中而死,后刘备破雒城,进围成都。留守荆州的诸葛亮赵云张飞长江而上,攻克巴东,生擒巴郡太守严颜,和刘备合围成都。附从张鲁的马超归降刘备驻扎成都城北。刘璋投降,被迁至公安。
公元215年,曹操占领汉中,威胁成都。
公元217年到219年,刘备在汉中击败曹操,公元219年七月,进位汉中王,欲仿刘邦取天下故事。随后留守荆州的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水淹七军、降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围曹仁于樊城。219年底孙权背盟派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杀关羽。
公元220年3月曹操病死,12月其子曹丕篡位建立魏。公元221年5月刘备在成都称帝延续汉朝史称蜀汉,7月为关羽报仇讨伐东吴。公元222年5月刘备为陆逊所败,11月患病,223年3月病逝于永安。
群雄并起,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或统一天下而互相欺诈,如王允美人计除董卓,曹操离间计平定西凉马超韩遂,曹操因蒋干中反间计杀水军统帅,黄盖苦肉计诈降赢得赤壁之战,诸葛亮空城计退兵等。
此处主要讲刘备刘璋之间尔虞我诈、同为汉室宗亲之间的爱恨纠缠。
煮酒:曹操刘备青梅煮酒论天下英雄。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吕布夺刘备的徐州,曹操在家中青梅煮酒款待刘备,席间点评天下英雄,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张绣、张鲁、韩遂,曹操认为这些都不能算是天下英雄。
《三国志》记载: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
本节主要讲刘备,先是参与关东诸侯的反董卓联盟,董卓挟持皇帝到长安。赤壁之战后刘备取刘璋的西川从而三分天下,此为刘备为数不多的黑点。和曹操青梅煮酒共担天下。
旌旗:军队旗帜,用于士兵集合整队标识。旌为长杆上挂牛尾和五色羽毛,一般低级别部队使用。旗用布帛制作上面可以绣文字或图形,工艺复杂一般高层部队使用。
两支部队战前旌旗飘飘,转眼之间拼杀得所剩无几。
也指汉末群雄并起,军队旌旗遍地。相互兼并攻伐逐鹿中原,死伤无数。
公元231年,蜀汉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魏,司马懿据城坚守,诸葛亮粮尽撤兵。
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司马懿帅军在关中盆地西部对峙,八月,诸葛亮病逝五丈原。
刘备、周瑜、曹操、赵云、黄忠等这些老将都想一统中国再造乾坤,汉末英雄凋零,诸葛亮继承刘备的遗志六次北伐,为结束乱世统一中国而努力。
此处主要讲诸葛亮北伐病逝五丈原。
东汉末年中,群雄并起,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曹字放最后为押韵ao。
公元193年,曹操父亲曹嵩路过徐州为陶谦所杀,曹操报复屠徐州。琅琊望族之后诸葛亮(此12岁)随叔父诸葛玄为避战乱离家辗转各地最后到荆州躬耕读书。哥哥诸葛瑾失散到江东为孙权效力。诸葛亮被刘备请出山后,说服孙权和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
本节主要讲诸葛亮幼时因曹操屠城兄弟离散辗转到荆州,促成孙刘联军击败曹操,北伐曹魏对阵司马懿(冢虎),董卓袁绍曹操刘备五虎将等汉末人杰都凋零(千红落尽),依然想着再造汉室。
公元195年,董卓、李傕等作乱关中,文学家蔡邕之女蔡文姬在逃难中被匈奴左贤王所掳,生二子,流落塞外十二年,207年为曹操重金赎回,嫁给董祀。文学家蔡文姬著有《胡笳十八拍》,也是古乐府琴曲歌辞,分为十八个段落。
《胡笳十八拍》以感人的音调诉说了蔡文姬一生的悲苦遭遇。前十段诉说惨遭虏囚塞外思念故土,后八段诉说重回故土时与年幼子女惜别难舍、思念胡地所生儿女。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
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
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
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
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公元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
公元207年,曹操北上在白狼山(今辽宁凌源市东南)大破乌桓,阵斩蹋顿。回师途中在碣石山(今河北秦皇岛)登山望海时,作诗《观沧海》。
《观沧海》表达曹操面对秋风萧瑟,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有大海包容日月星汉般的胸怀。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乱世之中悲欢离合故事太多,世事变换莫测,坎坷沧桑。
山河:江山天下
春秋:春天和秋天。《春秋》也为史书,此处表示皇位更迭。
汉末三国皇权变换更迭:
本节主要讲曹操,重金赎回女文学家蔡文姬,作《观沧海》,独揽朝政掌控锦绣山河,其子曹丕篡位。
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今湖北赤壁)击败曹操。
指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灭亡东吴统一中国,东吴的都城在金陵。
公元208年,曹操号称80万大军南下,东吴群臣除鲁肃外其他大部分都倾向投降。诸葛亮出使东吴,与东吴投降派臣子唇枪舌战辩论投降还是抵抗。
运数:中国命理学中的命运气数。荀悦 《申鉴·俗嫌》 :“终始,运也;短长,数也。运数,非人力之为也。”
汉末精通奇门经学的司马微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做军师,感叹“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刘备诸葛亮君臣融洽,但是在司马微推算的天运中刘备蜀汉无法完成统一天下的愿景,同时他也拒绝了刘备邀请他出山的请求。
诸葛亮在蜀汉时期殚精竭虑尽心尽力,六出祁山北伐,与天一搏想延长汉室的命运气数,然终未能收复河山兴复汉室。
本节主要讲诸葛亮,唇枪舌战促成孙刘联盟赢得赤壁之战,然最后还是被北方统一。六次北伐,与天相搏终未成功。
见前述
见前述
见前述
见前述
见前述
见前述
见前述
见前述
见前述
见前述
见前述
见前述
曹操历经艰难统一中国北方,没有分封子孙为诸侯王,曹魏政权在公元265年后被司马懿之孙司马炎所篡夺,曹魏政权历时45年。
自此中国北方开启了五胡乱华,中原大地沦落胡尘近三百年,直到公元589年隋朝灭南朝陈,中国再次统一。
自东汉末公元184年到公元589年再次统一,中国经历了长达400年的动乱分裂。
三国时期曹操破乌桓、蜀汉平南蛮、东吴伐山越。
或许,由曹操、刘备、孙权来统一中国,中原大地此后的命运会更好一点……
190年,关东烽火欲袭长安
195年,或是胡笳十八拍的凄婉
196年,建安烟火 生死都潦草 乱世何时了
199年,煮酒天下几人共担
202年,或是胡笳十八拍的凄婉
207年,又或是东临碣石观海的感叹
208年,铁索横舟赤壁水寒 审时度势唇枪舌战
212年,荆州义师疾走西川
220年,一甲子起点 却要留几出三国太纷扰 换这史笔寥寥
231年,铁衣寒枪 且看龙吟对虎啸
234年,与天一搏运数长短(诸葛亮病逝五丈原)
280年,一甲子终点,金陵王气到底黯然